書豪老師在介紹講者時說,因應現在對在地大學要和社區做連結的要求,這次是講者致力的屏東學和我們現在努力的民雄學之間的交流,此外不同歌曲有不同時代的特色,且禁歌禁曲,卻還在流通,理由為何令人好奇。
講者是我們中正中文系的校友,他的講題不只侷限在歌謠,還會跨越到歌曲,並分享三個階段的台語歌曲。
一是在1930年代,受現代化影響,台北的商店改變、報紙的城市聲音已改變,台語歌曲亦受此影響,而1937年,台語歌曲被日本政府改變。
二是1950年代,國民政府進來,此時創作者用日本曲填中文詞,看似為了節省製作的經費,但其實這樣的混血歌曲,可能是異地並聲。此時的台語雖是受到政策禁止或是設門檻箝制,但出現混血現象,不但受外來歌曲的影響,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歌曲創作。此外,流行於50-60年代的台語片或廈語片,其主題曲亦是台語歌曲,若邀請唱紅此歌曲的人充任主角,此片就可賣座大紅,主唱者須隨片登台演唱。另外,為了因應東南亞的華人需要,會拍方言電影,且會用不同的語言配音,以便在不同地區播放。此時電影多偏好女性議題,因為去看片的大多是女性,內容多是苦難議題。1956年將歌仔戲的實際演出拍成電影,引領出新的風潮。1950-1960年代是台語片出產最多時代,此時培養出許多編導演三方面的人才。這時侯的台語歌詞內容有記寫台灣女性的苦情堅忍,也有批判台北/城市,更有出現族群融合意象,且帶入南洋、香港風味,一改台灣歌曲之前的悲情,還有融合客語、馬來歌曲、民間小調、國語歌曲等等不同曲風。講者自己多次對當時演員及相關人員的訪談,發現當時的影片除了吸收新觀念,其出資者來自台灣、中國大陸、印尼、新加坡等不同的地方,台灣那時或許不像我們想像般的悲情,而這些不同地區歌曲的並呈,影響之後台灣歌曲的多元化。
三是1970年代的歌曲,受政策影響,台語歌曲不被鼓勵,但創作者以回應當時的社會案件等等方式延續台語歌曲的生命,藉由在夜市演唱的方式在地方迅速且廣泛傳播,發揮其社會影響力。此時的歌曲有input/output,是混血,製作受商業考量和海外華人市場等影響,此時的吉隆坡、菲律賓、台灣、新加坡等地的歌曲創作是綁在一起的,不能單獨看之,且作曲人才不同,用了許多元素,但國語歌運用更多外來元素。1970年代,加工出口區設立,出現自由經濟的思潮,1976有健康寫實主義,人民看到希望,國民所得提升,國際情勢對台灣不再有利,為了讓人民對在地的認同,政府開始正視台灣的聲音及社會。之後,1979年黨外運動出現,城鄉差距加大,農村生活低到無法留住原有的勞動力,台語歌曲亦反應了這些社會現象。
在講述中,講者一邊講述其研究,一邊分享其田野調查、訪談,和相關歌曲及影片的片段,相當有趣,也增廣了我對台語歌曲的認識。
之後,書豪老師提到此演講有在地性也有國際化的部分,沒想到台語歌曲竟包含如此多的元素,台語自己找到了生命力,竟可以宛轉地在台灣傳播甚至傳播到東南亞,此外還能與社會事件交流,展現其社會性。
柯助老師則詢問講者【閩南語歌曲的光譜兩端,是如何定義和說明】。
講者說自己想建構此光譜,想找出台語歌曲的源頭,此光譜的中間部分是50-60、70年代的台語歌曲,但未來那一端還看不到。他亦提及董事長樂團運用佛教誦經方式演唱的歌曲--【台灣味】。
書豪老師則回應說現在閩南語,可以從國內外、宗教找到很多元素,不再有禁忌,音調上和內容都已百花齊放。台語電影撥放前的隨劇當台的演唱,和宋代的入話中吸引觀眾的小故事或韻文,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書豪老師亦說道在解嚴後,歌曲沒禁忌,或許影響了某些有其宗教或政策上限制的地區不再頻繁吸收台灣歌曲創作。當然,台灣創作力量似乎有些式微也是可能的影響因素。
講者最後回應說或許是現在訊息流通方便,各地的選擇多一些,台灣台語歌曲對東南亞等地區的影響相對就會小一點。
這真是一次豐富的學習,可惜內容有些多,希望沒有誤會講者的原意。——釋証煜老師分享